国际物流常用术语有哪些?-运去哪国际物流
运费询价热线: 4001-556-956
关注运去哪官方微信
Global Site
运去哪

国际物流常用术语有哪些?

跨国贸易中,物流环节的顺畅衔接离不开对专业术语的精准把握。这些术语贯穿运输、交易、单据处理等各个环节,是确保货物跨境流动高效有序的“通用语言”。以下梳理国际物流中频繁出现的核心术语,为实际操作提供参考。

一、运输方式术语

海运

FCL(Full Container Load):整箱货。当一家货主的货物能装满一个集装箱时采用,如大型家具生产商出口一整箱家具。

LCL(Less than Container Load):拼箱货。多个货主的货物凑在一起装入一个集装箱,适用于货物量较少的情况,比如几家小型电商企业的货物拼箱运输。

TEU(Twenty-foot Equivalent Unit):20英尺标准集装箱单位,是统计集装箱数量的换算单位。一艘集装箱船的载货量常用TEU衡量。

FEU(Forty-foot Equivalent Unit):40英尺标准集装箱单位,相当于2个TEU ,用于表示更大尺寸集装箱的数量。

空运

Air Freight:空运,速度快但成本高,适合高价值、对时间要求紧的货物,如电子产品芯片、紧急医疗用品等。

陆运

Land Freight:陆运,包含公路和铁路运输。公路运输灵活性强,可实现门到门服务;铁路运输适合大批量货物的中长途运输,如内陆地区大量煤炭的运输。

二、贸易术语

FOB(Free on Board):船上交货(指定装运港)。卖方负责将货物装上船,承担货物装上船前的费用和风险,之后由买方承担海运费用和风险。例如中国某工厂向美国出口玩具,在上海港船上交货,之后运输风险和费用由美国买方承担。

CIF(Cost, Insurance and Freight):成本、保险加运费。卖方承担成本、运费和海运保险,负责将货物运至目的港。如韩国某企业向中国出口化妆品,需承担货物运输到中国港口的成本、保险和运费。

EXW(Ex Works):工厂交货。卖方在自己工厂将货物交给买方,买方承担后续所有运输和费用,适用于买方对运输有较强把控能力的情况。比如德国某机械制造商在工厂将设备交付给国外买方。

DDP(Delivered Duty Paid):完税后交货(指定目的地)。卖方承担全部进口清关和税费责任,将货物运至买方指定地点。如日本某企业向法国客户交货,负责货物在法国的清关和税费缴纳。

三、文件单据术语

B/L(Bill of Lading):提单,是货物已装船或接收的证明,也是运输合同和货权凭证。持有提单可提货或转让货物所有权。

PL(Packing List):装箱单,详细记录货物包装、数量、规格等信息,方便货物清点和运输安排。

INV(Invoice):商业发票,卖方开具的货物价值清单,用于清关和结算,表明货物交易价格等信息。

CO(Certificate of Origin):原产地证书,证明货物生产或制造的国 家或地区,可用于享受关税优惠。

四、费用术语

O/F(Ocean Freight):海运费,货物从装运港到目的港的海运费用。

BAF(Bunker Adjustment Factor):燃油附加费,因燃油价格波动而调整的费用,燃油价格上涨时,BAF通常增加。

CAF(Currency Adjustment Factor):货币附加费,因汇率波动而调整的费用,汇率变动时,CAF会相应变化。

THC(Terminal Handling Charge):码头操作费,货物在码头的装卸、搬运等费用。

五、港口与时间术语

POL(Port of Loading):装货港,货物开始装船的港口,如上海港是很多中国出口货物的装货港。

POD(Port of Discharge):卸货港,货物在目的港卸下的港口,例如美国洛杉矶港可能是进口中国货物的卸货港。

ETA(Estimated Time of Arrival):预计到达时间,货物预计到达目的港的时间,便于收货人安排接货。

ETD(Estimated Time of Departure):预计离港时间,货物预计从装运港出发的时间,发货人可据此安排货物运输进度。

掌握这些术语,如同获得跨境物流的“通行证”。在实际业务中,准确理解和运用它们,能有效减少沟通误差,优化运输流程,为国际贸易的顺利开展筑牢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