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海外仓政策变革讲解
全球贸易数字化浪潮中,跨境电商海外仓作为外贸新业态的关键支撑,正经历着政策层面的深刻变革。这些变革不仅关乎行业发展的未来走向,更与每一位从业者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本文将深入剖析跨境电商海外仓政策的新动向。
备案取消,降低行业准入门槛
自2024年12月15日起,海关总署公告取消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企业备案。在此之前,企业开展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业务,需向海关办理出口海外仓业务模式备案,手续颇为繁杂。取消备案后,企业仅需完成报关单位备案和跨境电商企业备案,即可投身海外仓业务。这一举措极大地简化了流程,降低了制度性交易成本,吸引更多企业涉足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领域,为行业注入新鲜血液。
单证简化,提升申报效率
新政实施前,跨境电商企业或代理人、物流企业需通过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或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向海关提交订单、收款单、物流单等“三单信息”。如今,仅需向海关传输订单、物流单,“三单”变“两单”。申报单证的简化,减少了企业信息填报量,节省了时间与人力成本,提高了申报效率,使货物能够更快地进入流通环节。
出口拼箱监管优化,保障货物查验与装运
在上海、杭州等12个直属海关开展出口拼箱货物“先查验后装运”监管模式试点。以往出口拼箱货物的查验流程可能影响装运效率,新试点模式下,海关先对货物进行查验,查验完成后再进行装运,减少了货物在码头等待查验的时间,避免因查验不及时导致的装运延误,保障了货物运输的时效性,提升了物流整体运作效率。
跨关区退货模式推广,完善售后保障体系
在北京、天津等20个直属海关开展跨境电商零售出口跨关区退货监管模式试点,允许跨境电商零售出口(9610模式)退货商品跨直属关区退回至开展跨境电商零售出口业务的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场地)。这一政策解决了跨境电商退货难、退货成本高的问题,完善了跨境电商的售后保障体系,增强了消费者的购物信心,促进跨境电商行业的健康发展。
退税政策调整,加速企业资金回流
国家税务总局明确,对纳税人以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方式(海关监管方式代码“9810”)出口的货物实行“离境即退税”。货物报关离境后,企业即可预先申报办理出口退(免)税(出口预退税),后续再根据货物销售情况进行税款核算。相较于传统模式下企业需等待货物在海外仓实现销售后才能申报退税,新政策大大缩短了资金回笼周期,缓解了企业资金压力,使企业有更充足的资金用于运营与发展。
跨境电商海外仓政策变革为行业带来了诸多利好,从降低准入门槛到提升运营效率,从优化物流监管到完善售后与资金回流机制,为跨境电商企业在全球市场竞争中提供了有力支持。各企业应积极把握政策机遇,顺应政策导向,不断优化自身业务模式,提升竞争力,在跨境电商的广阔蓝海中扬帆远航。